续上1 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8:53:56
三、简答题(每小题各3分,共6分)
34.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你认为这句话有道理?请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说明 。

35.蜡烛燃烧会有什么现象?说明这些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四、实验和探究题(第36题3分,第37、38题各4分,第39题6分,第40题7分,共24分)
36.要研究一个科学问题,需要找出跟这个问题相关的变量,如要研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这个问题,涉及的变量为:温度、水分、氧气等。现在要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请写出相关变量中的任意2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家,有一次,他在繁忙的工作过程中,要还要求他的助手帮助他测量一只灯泡的体积。可是,半天过去了,他的助手还是没能完成任务。于是,他亲自跑到助手的实验室到,发现他的助手下忙着研究灯泡的形状,进行着各种复杂的计算,桌上一张图纸:将灯泡分割成各种形状的,记录着各种已经测量过的数据。“我就快完成任务了”,助手自豪地对爱迪生说,“只要测量完这一组最后的数据!”
爱迪生微笑着看看助手:“你努力呀!可是,你能有比较简单方便的方法吗?我想很快就知道它的体积!”同学们,你能有比较方便简单的方法吗?(至少2种方法) 请写出将你的设计过程和你所需要的仪器。

38.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的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模拟的环境做了一个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表面 2厘米深处 4厘米深处 6厘米深处
干细沙的温度(℃) 26 24 22 20
湿泥土的温度(℃) 24 23 22 21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至少写出3点)

39.资料: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圆了中国人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发射时用三级火箭,当飞船进入轨道运行,轨道上没有空气(气压为零),据实验数据可知,此处加热水37℃就可沸腾。飞船向阳面温度达100℃以上,而背阳面却在-1

34、雪是固态的水,化雪的过程是水从固态融化变成液态再由液态蒸发成气态的过程,水从固态变成液态需要从环境中吸收热量,所以化雪的时候环境中的热量都被吸收,人们会感觉到冷。

35、蜡烛燃烧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反应,蜡烛受热由固态熔化成液态是物理变化,液态的蜡烛燃烧则是化学反应。

36.液体周围环境的温度,液体周围环境的大气压力、液态的表面积都是相关变量。

37.只想到一种方法,将灯泡浸入装满水的容器,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

38.结论一、沙漠中地面表层温度最高,地表以下温度随地表距离增大而降低。二、地表以下每下降2厘米,干沙的温度下降2度。三、地表以下每下降2厘米,湿泥土温度下降1度。

39.一、将氢气与氧气压缩成液态,这样便可以以较小的体积储存。
二、使飞船保持一点角速度的旋转,这样可以使飞船的表面温度比较均匀。
三、飞船必须密封,宇航服要密闭,还要隔热。
四、飞船表面的材料是一种高强度耐火隔热材料,即能承受2000度以上的高温,能承受巨大的空气摩擦力而不破损,导热能力很差保证飞船内的温度不受飞船外的温度的影响。

40、该物质是晶体,因为在加温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在48度,这是晶体的性质。在4-8分钟内,该物质处于熔化状态他的凝固点即48摄氏度。

答:该物体是晶体
因为 看它的温度48 48 48 48 48 有一样的时间
物体在这个时间中温度不变但它一直在熔化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你认为这句话有道理?请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说明 。

化雪时,熔化要变成液体,就要吸热,所以就冷。

35.蜡烛燃烧会有什么现象?说明这些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蜡烛‘流泪’了
物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