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面临绝种的动物不使用克隆的方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5:05:30

物种濒临灭绝都是有成因的,就比如它所依赖的环境的发生改变。克隆技术虽然不成熟,可以想象到,即使克隆成功,该物种仍然面临生存环境的改变一类致命的影响,没能彻底改变将要灭绝的命运。

生物学界有一项工程就是尽量多的收集整理不同物种的基因图谱,尽可能保存物种信息,它的作用要比直接克隆科学.

面临绝种的动物是因为他们适应环境能力不够,就算遭受人类攻击也有能活下来的,如狼等。
你哪种说法不现实,也没必要。
第一,克隆很贵的,克隆的数量必须大,才能使他们重整旗鼓——如果一种动物只剩下三只,那么它们已经必须说是灭绝了(因为他们的后代无法避免近亲交配)。谁给科学家们钱让他们克隆!你给么?这样所花的时间之长、人力之多、资源之多是大家都无法想象的!
第二,如果这种动物对生态平衡没有特别大的影响,生物圈总会调节过来的。没有必要去克隆他——几百年来不都是这样淘汰了一批又一批生物么!

克隆技术现今仍不十分成熟,资金与技术上都存在问题;再者,过度克隆会导致生物基因单一化,使其对环境的适应性降低。以克隆的方式来保存濒临灭绝的动物,对动物的生存与延续有害无益。

就是科隆出来也不一定适应现在的气候

克隆后就不算是原来的物种了

危险性还是很大的,就怕不小心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