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文学大师帮忙给修改一下不恰当之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6:36:02
我走到市场,看见竟还有买杠子头火烧的。情不自禁的掏钱买了几个,细细品味,有些软,没有一点记忆中杠子头的味道。
我是潍城区于河镇都家村人。从我记事起,就很少见到村里有人再做杠子头火烧了。虽然做的人少,但还是有为了延续这种手艺,也为了贴补家用的人家在继续制作着。听我爷爷那一辈人讲。早时,我的先辈们,为了维持生计,手推着满载着杠子头的手推车,或赶集,或进城。每到一处,便手持两个杠子头火烧使其相互嗙嗙的磕着,以吸引买者。声音越响,就表示杠子头的品质越好。似乎那声音便是当时最好的广告了。据传,制作杠子头始于明代。在明朝时期,我们潍县是莱州府人进京路上的驿站。从这里过往的商客们常需要带些比较方便的食品作为干粮。由于这种杠子头水分少,烤的干,常时间保存风味不变。无论是凉吃还是热食,味道都不错。因此,当时的商客们,每每经过潍县时,都要带足吃半月的杠子头。这又使杠子头火烧名闻远近。
杠子头好吃,制作方法却并不复杂。首先,先用少量的水和面。再用碗口粗的木杠压制。然后,把压好的面团制成剂子,用少量的干面粉用力揉匀、揉硬。再来是把揉好的面团制成周边厚,中间凸薄的圆饼。最后放入炉中烤熟即成。
这些年来,随着潍坊的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来潍坊经商。他们带来了各地的风味小吃。从而给潍坊本地的餐饮业带来了冲击。随而使得本地传统小吃,逐渐的离我们越来越远,失去原来的风味。

1 第一行 ,还有“卖”杠子
2 细细品味 不常用于吃东西 可以改成细细嚼了嚼,有写软 ,“却”没有……(却字 起到转折加强的作用)
3 第二段第一句,改成 我的家乡在潍城区于河镇 更能强调后面要写的是自己的家乡 并且和后一句衔接好

写这类文章你得学学沈从文或是汪增祺才行.不然的的话,味儿不足.也既要融入一个"情"字才更好.单从说明文的角度来看,本文己写得很好了.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