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病的人是健康的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9:59:15
人一帮不生病是健康吗。

不生病不一定是健康的,人过了二十岁以后身体各部位机能开始下降,这是专家讲的,人不可能一点病也没有的,只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感觉不到罢了.

所以应经常去医院检查身体才对.

在我们普通人说来。可以这么认为,但是现在有这么一种称呼:亚健康。
就是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人群。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我生病总是在休息日,但一到该上班就好了,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天生就是个劳作命吗?”生活中,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疑问。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97年卸任,1799年去世;詹姆斯·门罗于离任六年后的1831年病逝;约翰逊总统退休后五年(1973年)辞逝。我们身边也不乏类似的情况,许多人在职时健康状况一直不错,但退休后突然生病甚至逝去。

工作时健康状况良好,休息时生病,到工作日时病又会好,这种情况很常见。心理原因是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主要因素。

心理状态导致大脑兴奋点改变引起健康状况改变

北京市慧源心理研究中心主任肖峰说,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同的心理活动对应大脑的兴奋点不同,当人进行一种心理活动时,和这种心理活动对应的兴奋点就活跃起来,研究者观察发现,这一点在大脑中是亮着的,而其他的点则相应受到抑制,是暗的。

大脑的兴奋点根据人从事的活动不同而不同。游戏、说话、工作等活动的兴奋区域都不一样。说话时,与说话相对应的区域就“亮”起来,其他的区域就受到抑制,活跃程度下降,因此这些活动也不容易受到人和人身体的关注。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在工作日,人们把几乎全部的注意力都投放在工作上以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这使负责工作的大脑兴奋点兴奋度提高,其他区域,比如关注身体健康的兴奋点兴奋度随之降低,因此,即使有病,人也不容易察觉出来。这时候人会感觉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自己,有用不完的劲。但并不能说,人这时候身体就一定是健康的。到了休息日,与工作相关的大脑兴奋点放松下来,与健康状况相关的点“亮”起来,这时候,人就容易生病。

节假日生病是心理需要

不同的行为能够满足人不同的需求。工作是满足人生存和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但工作并不能满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