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我国的算盘和称为什么都是十六进制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2:22:44
既然确定了一两,那么多拿几个一两不就有了3两、5两、6两……,也就可以有10两了
一楼的回答不能让人信服!

斤两的十六制;

说到数的进位制,朋友们马上就会想到十进制,逢十进一。一般说来,人们并不十分注意进位制,认为数原本就是十进制的,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什么道理可言。但当我们学习了计算机原理之后,知道了二进制,再留心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发现,实际上,数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原本有着不同的进位制。例如,角度和时间是部分六十进制的;珠算中也有部分五进制,“三下五除二”;日月之间是三十进制的;年月之间是十二进制的;英语中的一的是十二进制的。所以说,我们实际上使用着许多进位制。

再分析各种进位制,我们还会发现,进位制并非随便规定的,它决定于相关事物的本来面目。很明显,十进制源自人的十个手指,因为扳着手指头计数非常方便。相信,如果人类的每只手有三个指头,那么自然数一定是六进制的。珠算中的五进制,则源自人的一只手有五个指头。有人说,英语中的一打十二进制,是因为计数时在十个手指之外又加上两只脚而来,大概是不错的。日明之间的三十进制是由于月亮从上一个满月到下一满月,用时二十八天多一些,古人为计数方便,取整为三十。年月之间的进位制是十二,则是由于月亮变脸十二次大致是一个周年。一年分四季,实际上是由于最容易把一个圆周分成等份,每份包括三个月。至于六十进制,则与一周年三百六十五天有关,不再细说。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根本原因在于,电平的最容易分辨出高低两个状态,因而可能用来表示二进制数,而八进制、十六制则是由二进制变换而来,主要是方便识别和使用。

再看一看我们的长度、面积、容积、体积、重量等度量单位,大部分是十进制的,唯有重量单位很特别,我国的市斤原来竟然是十六进制的,即十六两为一斤,这种情况在中国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后叶,现在可能在有些地方还在使用十六两一所的老式称。难道中华民族早就采用了最先进的基于二进制的十六进制?

中华文明属于农耕文明,带有显著的农本位特色。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以十粒粟米并排的长度为一寸,也就是说,最小长度单位——分是以米粒的宽度为标准的。行不择路据此推测,重量单位可能也是以米为确定最小单位的,可能以充填成年人一口的米粒重量计作一两。因为,成年人口腔的容积基本上相差不多,这样在一时没有标准计量单位的情况下,很容易确定一个临时性的重量单位。古时候的称实质是天秤,所以“两”字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