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凭什么作为唯一的汉族人配享清朝太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1:17:23
希望各位能对“唯一”作出合理解释。

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特别是深受康熙、雍正两朝信任,长期担任领侍卫内大臣、太子太保、军机处大臣,雍正在位时曾允其死后享太庙。而康熙、雍正两位皇帝又是乾隆非常尊敬的人,所以张廷玉死后,享受了这种待遇。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

康熙十一年生,父康熙朝大学士张英。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康熙朝历任检讨、直南书房、洗马、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

雍正元年升礼部尚书,次年转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国史馆总裁,太子太保。

三年,署大学士事。四年,晋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并兼充康熙实录总裁官。

六年(1728),转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七年,加少保衔。同年,因西北用兵,设军机房於隆宗门内,与怡亲王允祥、大学士蒋廷锡董其事。雍正皇帝临终,命其与鄂尔泰并为顾命大臣。乾隆朝,以两朝元老为朝廷所重,死后配享太庙。终清一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惟张廷玉一人。

张廷玉在任期间的主要工作在於担任皇帝的秘书,对清廷政治制度的贡献是完善了奏摺制度与军机处的运作规则。与其他直接处理政务的大臣不同,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关於张廷玉的具体事绩。

张廷玉为人谨小慎微,谨守「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清:黄山谷言)。故雍正赞扬他「器量纯全,抒诚供职」称其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

曾先后纂《康熙字典》、《雍正实录》,并充《明史》、《国史馆》、《清会典》总纂官。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

康熙十一年生,父康熙朝大学士张英。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康熙朝历任检讨、直南书房、洗马、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

雍正元年升礼部尚书,次年转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国史馆总裁,太子太保。

三年,署大学士事。四年,晋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并兼充康熙实录总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