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木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1:01:37
???为什么会设计出夹脚趾?
用一根东西夹进脚趾里很舒服吗?

木屐,是古人穿用的一种木底鞋的通称,为我国古代人所钟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据记载,晋文公多次请隐居于绵山上的功臣介子推出仕不至,便企图使用焚山燎木之法迫他出来。不料,介子推却抱住一棵大树并被烧死。晋文公很悲痛,就用那株树的木料制成一双木屐,每天穿着并不时叹曰:“悲夫,足下。”以此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后被市井人所模仿,并相沿成习。《后汉书.五行志》载:“延熹中,京都长者皆着木屐。”由于着木屐优点甚多,便很快流传到南方。

潮汕木屐的式样与省城广州的木屐大致相同,但制作工艺比较精巧、讲究,其形式有:椭圆形,前略宽,后略窄,只适应男人穿的“龙船屐”;分左右脚,前趾略低,中呈弓形,后跟略高的“认脚屐”;不加任何油漆的原木的“白胚屐”;涂上红、橙、黑、棕等颜色,绘上花卉、图案的“油彩屐”;晚上在家穿的“高脚屐”;用坚韧的木材制成并上漆的称为“漆屐”等等。潮汕木屐又名“散屐”,做工精细,屐皮用料考究,清代以来,已享有很好的声誉。

旧时,潮汕人穿红木屐实为平常之事。我儿曹时,也曾穿过木屐,夜行戏耍,喀喀咔咔,颇有童趣。可在外地人看来,却有一番异味古风。清康熙时曾官至内阁学士、刑部尚书的徐乾学,写有《潮州杂兴》云:

蛮女科头足踏尘,

大夫偏裹越罗巾。

天无晴雨穿高屐,

岂是风流学亚人。

本屐作为潮汕地区旧时的生活用品,现已被各种塑料鞋类所取代,但现在农村仍有少数人还喜欢使用它。木屐作为一种传统日常用具,其优点也已被精明的日本商人所仿照和袭用。现在超市上出现的木底女式高档凉鞋,就是受潮汕木屐的启发并进一步开发出来的新产品。

要买正宗的 就是那种缎面的 刚开始穿可能会疼 还会磨出血泡 但是就这次好了之后就不会再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