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值在中国如何运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0:17:43

我个人认为在不同的企业背景与经营环境,下仅仅根据 营运资本 总资产 留存收益 总资产 息前税前利润 总资产 股东权益 负债 销售收入 总资产 等因素的关系来衡量似乎有点把问题过于简单化了。
我觉得应根据企业不同的所有制分类在对每一类型的企业加以分析,不同类型的企业国家给以的金融政策也各有不同
比如
中央企业
国有企业
私营企业
上市企业
外资企业
。。。

Z值是美国学者Altman 发明的一种衡量企业破产风险的方法,被人们广泛应用。这一模型预测企业的Z值小于1.20时将破产,Z值介于1.20和2.90之间为“灰色区域”,Z大于2.90则企业没有破产风险。计算方法如下:

Z=0.717(X1)+0.847(X2)+3.11(X3)+0.420(X4)+0.998(X5)

其中:X1=营运资本/总资产

X2=留存收益/总资产

X3=息前税前利润/总资产

X4=股东权益/负债

X5=销售收入/总资产

与D/C和资产负债率这些指标相比,Z值在关注财务状况的同时,更注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周转率,这体现在X3 和X5 在公式中的权重比其他指标更大,因而看上去更加合理些。Altman 称,这一模型应用于一个含有33家破产企业和33家未破产企业的例子时,它准确地预测到了66家企业中63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