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为什么肥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6:17:52
我的老婆28,从小家境一般,没吃什么特别的营养补品,甚至平时有时还早餐不吃饭,食欲也不强,可不知为什么,她总是显得肥胖,严重饿了一二个月也瘦不下来。她的父母身体一般,但她和哥哥都显胖,减不下来。
请问,这是为什么?如果要想瘦,怎么办?

早餐象皇帝,中餐象平民,晚餐象乞丐,早晚一杯普洱茶,吃饭只求7分饱,常做有氧运动,想不瘦都难!

日本狮王齿科卫生研究所和东京齿科大学合作,对东京都内340位20-60岁男女公司职员,进行肥胖和吃饭速度关系的调查。

以BMI=25以上为肥胖标准。

BMI是将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所得的数值。如一个人体重60kg,身高1.7m,其BMI就是20.8。

调查结果:吃饭速度快的(占总数40%)平均BMI23.5。

吃饭速度不快不慢的(占总数45%)平均BMI22.4。

吃饭速度慢的(占总数15%)平均BMI21.6。

接着又对9位20-50岁男性进行吃饭速度和满腹感关系的调查。通常一顿饭工夫平均为17.2分钟。如果使用节拍器使每分钟咀嚼次数增加到88,即将吃饭时间延长到33.7分钟,则试验者的食量从平时的693克减少到528克。一天三顿日积月累,这一差值将变得相当巨大。据狮王齿科卫生研究所武井典子的研究,人的血糖值从开始吃饭15分钟后上升,30分钟后达到峰值。由于血糖值达到峰值给人满腹感,约需30分钟。所以通过仔细咀嚼延长就餐时间,就能使少量食物让人获得满腹感,从而取得减少食量防止肥胖的效果。

大阪市立大学曾根良昭教授证实,吃饭过快会给精神带来较大负担。他让7位女学生在温度、湿度恒定的人工气候室内,分为二组,分别给5分钟和10分钟就餐时间。结果,5分钟组餐后心率比食前有所增加。而10分钟组餐前餐后几乎没有变化。他又做试验,将咀嚼次数从通常的325次减少到快食时的214次。结果发现,通常吃饭时心率比饭前增加20%,快食时心率比饭前增加49%。通常饭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8%,快食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13%。

最近日本专家提出“培养咀嚼力、用咀嚼创造健康”的口号,并建议在咽下一口食物前再咀嚼5次。汤、茶水等尽量在饭前餐后饮用,以免减少咀嚼次数。在吃咖喱饭、炒面等软食物时加入竹笋、肉等耐嚼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