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有得罪于景公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3:14:12
齐有得罪于景公者,景公大怒,缚置之殿下,召左右肢解之,敢谏者诛。晏子左手持头,右手磨刀,仰而问曰:“古者明王圣主其肢解人,不审从何肢解始也?”景公离席曰:“纵之,罪在寡人。

问题:1.解释(1)缚 (2)谏
2.晏子身为宰相,亲自操刀的原因是什么?
3.晏子问不知从何处始的原因是?
4.用自己的话说说齐景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1、 解释下列括号中的词

① {缚}致殿下:捆绑

② 敢{谏}者诛:劝谏

2.晏子身为宰相,却亲自操刀,他操刀的原因是什么?
不用苍白的语言劝谏,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让齐景公接受自己的谏告。

3.晏子操刀却不动手杀人而问“不知从何处始”的原因是什么?
晏子本来就没想要杀人,但聪明的他也没有选择直谏齐景公,而是选择了让齐景公自己来思考问题的方法。
(凡谏有五: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规谏,四曰致谏,五曰直谏。)

4.齐景公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首先,他是个有小脾气的人;其次,他还算比较聪明;当然最主要的,他能够听得进晏子的规劝,最终放了那人。

1.译文:有人得罪齐景公,景公非常生气,命人把他绑在大殿,准备处以分尸的极刑,并且说如果有人胆敢劝阻,一律格杀勿论.晏子(即晏婴)左手抓着人犯的头,右手拿着刀,抬头问景公:"古时圣王明君肢解人犯时,不知先从人犯的哪个部位下刀 "景公立刻站起身说:"放了他吧,这是寡人的错."
2.劝阻齐景公
3.让齐景公无法回答
4.知错就改

1、解释(1)缚:绑住 (2)谏:进柬,劝解
2、晏子要劝景公要明察秋毫,不能任意为之,恐众人不服
3、不知道为什么被杀恐难服众
4、一个感情用事,做事不计后果的人,但也有开明和能听劝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