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速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1:29:50
初中物理说速度的快慢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可是我觉得速度的快慢是取决于观察者的速度,可是老师总是说我的思维不正常。请哪为高人能为我解答一下。小弟万分感激~~

科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的计算公式:V=S/t。速度的单位是m/s和km/h。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
  速度是矢量。
  初中的定义: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高中的定义:速度等于位移和发生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符号:v【注:希腊字母υ表示另一物理量“位移”】 定义式:v=s/t。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米/秒(m/s) 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性质:矢量。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量纲是LT^(-1),基本单位为米每秒,符号m/s。 最大值:真空光速c=299 792 458m/s 。相关名词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常叫做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速度是客观存在的,而非人为外界介入的。

表示物体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可以定义为:单位时间内,运动物体位移的变化量。

速度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速度的单位是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合成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米/秒(m/s)

常有的还有 厘米/秒(cm/s) 千米/小时(km/h)

计算公式:v=s/t v表示速度 s表示通过位移 t表示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

2006.5.30补充:

速度”一词本是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只能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不是其它.

很有个性吗!速度的定义是根据它客观的存在,而不是有主观的介入.好象是: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吧

从速度的概念看高、初中物理的差异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大致还是包括力、热、电、光、原等,但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有很大的差异。很多同学升入高中后感到学习不适应,也经常听很多同学说,高中物理太难学了。那么初、高中物理有哪些差异呢?高中物理“难”在哪里呢?我们已学习了一个月的高中物理,不妨从速度的概念来看一下。 1、定义的比较 初中:速度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一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