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与行动的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9:58:07

思想领先,是思想政治工作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但近年来有人从哲学角度对这个命题提出了质疑,认为它与“实践第一”的认识论原理是相矛盾的,认为既然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唯一源泉,那就意味着先有实践,后有思想,实践第一、思想第二。把“思想领先”作为一个有普遍意义的命题,岂不是颠倒了思想与实践的关系?搞清这个问题,无论对理论建设还是对现实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所谓思想领先,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意义上,就思想和行动的关系而言的。其基本含义是:思想支配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有统一的思想才有统一的行动。对于思想支配行动这个道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作过形象而又深刻的阐述:“蜜蜂建造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3卷,第202页)毛泽东在《论持久战》讲战争中的能动性时,也对这个道理作了明确的阐述:“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卷,第477页)可见,“思想领先”的道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论述过的,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所谓“实践第一”,则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就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言的。其基本含义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唯一源泉。人的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无论任何人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就必须积极投身于现实的社会实践。虽然认识与思想是涵义有所不同的两个概念,但由于二者都属于精神、意识的范畴,思想中也包含着认识,所以“实践第一”这个命题也完全适用于思想与实践的关系。毛泽东就说过:“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选读》,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第446页)也许有的同志会问:既然如此,为什么在与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