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用字看中华传统文化的消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7 03:59:23
我星期天要去参加一个关于大学生网络使用误区的座谈会 ,我想谈一下现在我看得很不爽的一些网络用字现象
比如,我随便到某个青少年的论坛,看到一些帖子的题目:

《+。+ 新》 [.瑷情.]箌滴褆什麽|| (爱情到底是什么)

〕〕倪啲”解释//哽像苏..>>掩饰。/ (你的解释更像是掩饰)

つ噚找镇证嗳硪d’mR.right (寻找真正爱我的MR.RIGHT)

o苛嗳厷鉒の王釨啲dě渼丽嗳情+`.﹎王釨来暸吗?! (可爱公主的王子的美丽爱情,王子来了吗?)

这些字,都是十几岁的小孩在用的,喜欢加入奇奇怪怪的符号、怪字、日文、繁体汉字等等,我觉得这样的用字习惯严重阻碍了网络上人与人的交流。语言作为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基石,是维系文化的血脉。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保持语言的纯洁和规范,都是重要的。

谁能系统地从语言学 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谈一谈这些问题,谢谢。
我真的很想把那些小孩拖起来骂一顿

尊敬的提问者“飚风浪子”先生:

孩子们弄出这些奇怪文字来,的确很可气。不过这怨不得孩子,因为他们也是受害者。其实,你名号里所用的“飚”字,不也是它的繁体字写法吗?这是一种虽不正常但却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不仅网络用语里有,大街上的广告牌匾、印刷出版物、电影电视字幕……,只要是可以写字的场合,哪里没有这种现象呢?就连许多领导的讲话,也常能流露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时髦语汇,只不过表现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

汉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沿袭使用了五千年的古老语言,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最古老的语种之一,它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代表着中华民族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实质,绝对能算得上是世界最宝贵的文化。

当然,作为一种正在使用的语言文字,即便是再古老,也不能算作是文化遗产。只要还在使用,那么它就要不断的发展变化。所以,新的文字、语汇和使用方法的出现,存在着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怎么样才算合理、正常,怎么样就算不正常、不合理,这一方面要看其是否背离、超出了汉语言所许可的基本属性范畴,另一方面还要看大众普遍的接受和认可程度。比如一直致力于汉语言规范化使用和普通话推广的《现代汉语词典》,自从其问世到现在的近三十年间,就一版再版了六次,这些修订再版,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适应汉语言文字使用的不断发展变化情况,像“呆板”、“确凿”这两个词中的“呆”字和“凿”字,过去分别读作“矮”和“作”,但由于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只会把这两个字读成它的本意发音,于是专家、权威们也就顺应了这种大众的习惯,将其纠正过来。再比如“网吧”、“手机”等词汇,都是近十几年来出现的新词儿,其中“网吧”的“吧”字,还是外来语用法,但由于大众们已经习惯、适应了这些词汇及其用法,推而广之,也就理所应当地被吸纳进词典里了。其实,汉语言里面吸收、借鉴外来语,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像“沙发”、“扑克”、“咖啡”、“马克思”、“纽约”等,都是西方语汇的直接音译,我们使用的不也是很自然吗?像那些西药药品,绝大部分的名称都是英文或拉丁语,大家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正常。为什么我们对这些词语的出现和使用就会感到正常而不是反感、接受不了,关键就是因为它们没有超出我们民族语言的许可范围,是汉民族语言认可并吸纳进来了的一部分,简而言之,它们符合汉语言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