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眼里的枚庸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7:14:36
前段时间,看到很多关于80后网络作家“枚庸”的报道,也看过很多他的文章,去过他的博客,但是对他的了解并不是特别深,朋友周嘉薇却非常喜欢他,我想知道谁能找到更多关于他的详细资料,还有就是各位网友对他的评价,谢谢!

枚庸 真名贺 强 1987年生人
Govoo驻站作家 孤帆网络传媒CEO
代表作《永新往事》《秋雨·落日》等
中国作家网会员 小小说作家网江西版版主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没有多少个人知道,一直是默默地从事着文学创作,涉及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等多个领域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其他艺术才华,除了他动人的情感文字,还有他的话,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出他的画来说,一个文学人,画也是文学表达的一种方式,我们要从他的画中去体会他的情感,这正是我们当代文学研究者关注枚庸的原因。

垂涎于你最佳答案的分数,我本来是想赞扬几句的,可是看过几篇文章,虽然你的悬赏分很高,但是诚实地回答问题始终是应该遵守的。用一种含畹姆椒ㄋ蛋桑?以诎俣让队拱衫锟吹揭痪浠埃?恰跋笾醒??南白鳌保?业南敕ㄓ胨?南嗤??
我感觉枚庸的文章之于中学生来说还是不错的,我看了之后也是觉得还算说得过去,但是结合中国广大的作家的水平来说,始终是不及他人辞藻的华丽。
中国的文化之于中国,是因为它精神上的意味,例如国画,注重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枚庸的文字已经达到了国画那种飘然的境界,对于现在的网络作家的胡编乱造来说,这一点是十分可贵的,他没有追求暂时的名利,用一大堆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文字来提升自己的人气,对于采用这种作法的人,肯定也就没有人去评价他的文章的好与坏,因为这些文字本来就是一大堆垃圾。
上面说,枚庸的文字达到了国画飘然的境界,这一点使他不同于其他所谓的网络作家,但也是他的缺点。他的文章具备国画的外表(也就是缥缈的形态),却没有具备神,也就是没有主题。任何一篇写景或抒情的文章,都该怀有一些作者当时的心态,这一点从文章的只言片语上看出,或者作者直接给出当时的心境,而枚庸的文章采用的是什么,是大多数中国作家采用的一种手法,用通俗的语言讲,是“弯弯绕”,而这种手法练的却又不是很高明,例如于秋雨,他就能使所有描述性的文字,浑然天成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枚庸或许并不适合中国大多数作家采用的华丽的辞藻,而应该用自己的文字去记述自己的感触。你不如问问他,那些辞藻是在写文章时自然流露的,还是自己在写完文章后加上去的?如果是前者,那么他的文笔还需再加以训练;如果是后者,我边希望他换成我所说的,用朴实的语言描写自己的心境。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