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的身上都有那些可以入药?都有什么药用价值?还有熊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9:13:17

熊胆,哺乳纲熊科动物黑熊和棕熊的胆囊。入药史载于《唐本草》的“熊脂”项下。明《本草纲目》亦有详细论述。黑熊又名狗熊,俗名黑瞎子。全身披黑毛,体长1.5-1.7米,胸部有一半月形白纹。有冬眠习性,能直立行直走,多栖息森林中。棕熊又名罴、人熊、马熊。比黑熊体大,背部近于黑棕色,头部、腹部颜色略淡,习性与黑熊相似。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盛产黑熊与棕熊,因此为我国熊胆的主要产区之一。药材行业称吉林熊胆为“东胆”。干燥熊胆呈扁卵形,上部狭细,下部膨大,一般长10-20厘米,直径5-8厘米,色黑或棕绿色,显光泽,囊皮薄,有皱褶,质坚硬,破开后,断面纤维性。囊内藏有干燥的胆汗,呈块状、颗粒状或稠膏状,通常以颜色金黄、明亮、味苦回甜者为佳品。

熊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药用动物之一,其骨、肉、掌、脂、血、脑髓均可入药。
最具价值的是胆,熊胆始载《唐本草》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本草纲目》载,熊胆气味苦寒、无毒、入肝胆心经。
现代医药学研究证实,熊胆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去翳明目解痉镇痛等作用。在人类肝胆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系统等诸多病症的治疗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熊胆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外用多治疗跌损伤,疮痈肿痛,效果很好。治疗老年痴呆症也有明显的疗效。根据现代医药学研究表明,熊胆汁中含有:胆酸、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牛磺胆酸。有的含有微量的牛磺去氧胆酸或上述这些成分,而熊去氧胆酸是熊胆汁中特有的成分,所以其它动物的胆汁无法替代熊胆汁。

其他的不多说了,我想说说活熊取胆汁。

以前得到熊胆的唯一办法就是捕熊剖腹取胆,不管是用陷阱还是用猎枪,取一枚小小的 50克重熊胆,就会有一头200公斤黑熊因此毙命。

1983年,朝鲜发明了活熊取胆的技术,并很快传入中国。在养熊场,熊长到3岁就要接受一种外科手术,人们切开它的腹部,安装一根将近20厘米的钢质导管,一端直通胆囊,一端暴露在体外,使胆汁流出。

因手术粗糙,及养殖环境的恶劣,伤口不仅不能愈合,而且极易感染化脓,病变为疝气,肿瘤等。很多黑熊不能忍受插管后的痛苦,会自残暴毙。为防止熊自杀,人类又发明了为它量身打造的贴身钢笼,把熊捂个严严实实,不能乱动,想死,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