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子半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4:58:09
原子半径与电子层数 核电何数 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最好能说明理由

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
通常是指以实验方法测定的相邻两种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从理论上说,核外电子无严格固定的运动轨道,所以原子的大小无严格的边界,无法精确测定一个单独原子的半径,因此目前所使用的原子半径数据只有相对的、近似的意义。根据测定的方法不同,有3种原子半径
(1)共价半径:同种元素的两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时,两核间距离的一半。实际上核间距离即是共价键的键长。
(2)金属半径:金属晶体中相邻两金属原子间距离的一半。
(3)范式半径:靠范德华力相互吸引的相邻不同分子中的两个相同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原子半径大小与以下两个方面有关
电子层数 核内质子数
(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越多 原子半径就越大
核内质子多 那么原子核质量就大 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就强 原子半径反而越小
比较统一周期的原子半径大小 就看核内质子朱
比较用一族元素 就看电子层数
如果两种元素的周期和族都不同 那么主要考虑电子层数
与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没有关系
若有其他疑问 比如离子半径什么的 给我发消息

原子半径是在某种物质中,两个原子平均距离的二分之一。原子半径满足以下规律:
1.电子层数多的比少的原子半径大(稀有气体原子除外)
2.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原子半径越大(稀有气体原子除外)

就是原子核到最外层电子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