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得税税率变动的情况下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应如何调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4:44:22
最好用实例说明一下,谢了!

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税率的变动,无需对暂时性差异所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进行特别的会计调整。举例说明如下:

假设:某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企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而税务处理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预计净残值为0,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第1年企业所得税税率30%,第2年国家出台新政策,从第3年起企业所得税税率下降为20%。则,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题中:

第一年:

会计折旧额 = 100 * (5 / 15) = 33.33万元
账面价值 = 100 - 33.33 = 66.67万元
税务折旧额 = 100 / 5 = 20万元
计税基础 = 100 - 20 = 8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80 - 66.67 = 13.33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 = 13.33 * 30% = 3.999万元

(假设企业未来很可能取得足够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下同)编制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999万元
贷:所得税费用 3.999万元

第二年:

会计折旧额 = 100 * (4 / 15) = 26.67万元
账面价值 = 66.67 - 26.67 = 40万元
税务折旧额 = 100 / 5 = 20万元
计税基础 = 80 - 20 = 6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60 - 40 = 2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 = 20 * 20% = 4万元
当年应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4 - 3.999 = 0.001万元

编制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0.001万元
贷:所得税费用 0.001万元

第三年:

会计折旧额 = 100 * (3 / 15) = 20万元
账面价值 = 40 - 20 = 20万元
税务折旧额 = 100 / 5 = 20万元
计税基础 = 60 - 20 = 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