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食用蘑菇的杂菌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4:43:55

一、鬼伞,俗称野蘑菇
形态特征:菌盖初呈弹头形或卵形,玉白、灰白或黄白,表面大多有鳞片,柄细长,中空。老熟菌盖展开,菌褶逐渐由白变黑,最后与菌盖自溶成墨汁状。
防治方法:堆制好培养料,提高堆温,降低氨气含量,防止培养料过生、过湿,以便抑制鬼伞的发生和生长。菇床上产生鬼伞后,应及时摘除;若鬼伞大发生,可用2%~5%的甲醛溶液进行防治。

二、白色石膏霉,又名臭霉菌
形态特征:初为双斑块状浓密的菌丝,逐渐变成深黄色面粉状,有一种刺鼻的臭味。
防治方法:增加过磷酸钙的用量,降低培养料的pH值:局部发生后,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三、污胶鼓菌,又名胶陀螺、猛嘴蘑、粪碗
形态特征:菌体群生或丛生,柄短,陀螺伸展后呈浅杯状,直径1~4.5厘米,高1~2.5厘米,外部黑褐色,有成簇的绒毛,干时多皱,有毒。
防治方法:适当通风,降低湿度;及时去除污胶鼓菌菌体,深埋;局部发生时用2%~5%的甲醛溶液喷洒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