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判断句的翻译或讲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3:17:32
(1)“……,……也”
(2)“……,……者也”
(3)“……者,……也”
(4)“……者,……”
(5)“……也”

一、……者,……也。
  这是古汉语里最典型的判断句式,它相当于现代汉语“……是……”。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苏轼《石钟山记》)
  ——那噌吰的声音,象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的钟声啊。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司马迁《鸿门宴》)
  ——楚的左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教师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5.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现在叫做慧空禅院的地方,就是慧褒和尚的房舍和坟墓了。
  6.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现在念“华”字念成“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读错了。
  二、……,……也。
  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来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如: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记》)
  ——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2、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
  ——这就是(石钟的真像在社会上)不能流传的原因了。
  3.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苏洵《六国论》)
  ——所以燕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武力抵抗的成效啊。
  4.和氏璧,天下所供传宝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和氏璧是天下共知的宝物。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君子不是本性和一般人不同,只是善于利用外啊也。
  6.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杜牧《阿房宫赋》)
  ——一个人的心,也是千万人的心啊。
  三、……者,……。
  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 “者”表示停顿,在谓语不用“也”,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不过,这种句式比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