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染到底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9:27:30
草木染的具体意思,不是问谭木匠的梳子。
除了是一种染色的名称还有其他的意思没有

草木染
木材染色方法有多种,视染色材的用途而定。通常使用的有单板染色、实木染色和立木染色方法等。单板染色工艺因树种和染料不同差异很大。单板染色就是采用浸渍处理对单板和薄木均匀染色的方法,单板厚度为0.2-1mm。染色后的单板作为人造板贴面材,家具贴面材和人造仿真木材的组坯板。1975年基大村洋子研究了木材单板的染色工艺,发现温度越高,染色时间越短,90°C2h的浸渍厚度,在50°C时需要24h以上。1989年陈云英等对加拿大杨、椴木和柳桉单板染色方法进行了探索。作者通过对木材上染率和色差的观测和分析,用酸性大红GR染料对0.5mm厚泡桐漂白单板进行了染色试验。实木染色是对方材或原木进行的染色处理,染色材主要用作刨切薄木,或制作高档家具。由于厚度大,木材长,在常规条件下靠染色液的自身渗透性很难将木材均匀透彻染色,故而1992年添野丰在高温、高压、真空等复杂条件下对实木进行染色试验。立木染色,通常是将新采伐的具有一定活性的木材,其部浸入染色溶液中,靠木材毛细管中有活性的树液流动带动染料分子沿树干上行而染色,1990年饭田生重等对58种阔叶材和3种针叶材进行了立木染色试验。

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给纺织品上色的方法,称为“草木染”。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在应用矿物颜料的同时,也开始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人们发现,漫山遍野花果的根、茎、叶、皮都可以用温水浸渍来提取染液。经过反复实践,我国古代人民终于掌握了一套使用该种染料染色的技术。到了周代,植物染料在品种及数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设置了专门管理植物染料的官员负责收集染草,以供浸染衣物之用。秦汉时,染色已基本采用植物染料,形成独特的风格。东汉《说文解字》中有39种色彩名称,明代《天工开物》、《天水冰山录》则记载有57种色彩名称,到了清代的《雪宦绣谱》已出现各类色彩名称共计704种。

我国古代使用的主要植物染料有:红色类的茜草、红花、苏枋;黄色类的荩草、栀子、姜金和槐米;蓝色类的鼠李;黑色类的皂斗和乌桕等等,它们经由媒染、拼色和套染等技术,可变化出无穷的色彩。

草木染是一种日本古代染色技术和中国古代的植物染一样

从大自然中萃取矿物与植物等染料,将青、黄、赤、白、黑称之为五色,再将五色混合后攫取其他的颜色。

详细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