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乳糖酶缺乏?乳糖酶缺乏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3:28:47

乳糖酶缺乏的定义

1) 事实上,很多人由于小肠上皮细胞乳糖酶缺乏,饮用牛奶后乳糖不能被分解吸收,乳糖进入结肠后,被肠道细菌分解,产生大量乳酸、甲酸等短链脂肪酸和氢气,造成渗透压升高,使肠腔中的水分增多,引起腹胀、肠鸣、肠绞痛直至腹泻等现象。这在医学上称为“乳糖不耐症”。除表现为“乳糖不耐症”之外,还存在乳糖代谢不良但不表现为症状的人群,通常称为“乳糖吸收不良”。“乳糖不耐症”与“乳糖吸收不良”合称为“乳糖酶缺乏”。乳糖酶缺乏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世界性问题。

2) 但是,乳糖不耐并不等于牛奶过敏。牛奶过敏通常指对牛奶中的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常见的症状往往局限于肠胃道的不适症状。

乳糖酶缺乏造成的不良影响:

乳糖不能在小肠吸收,进入大肠后发酵产酸产气 , 引起腹胀、肠鸣、肠绞痛甚至发生腹泻,造成一些人不敢饮奶,营养丰富的牛奶与这些人无缘。即使强行饮奶,如果造成腹泻,蛋白质和矿物质等不能很好吸收。如钙的吸收不良,会形成小儿佝偻病和成年人的骨质疏松症。

乳糖无法水解成单糖而被吸收利用,由于半乳糖能促进脑甙和粘多糖的生成,因而可能影响到幼儿的智力发育。

简单的说就是缺乏这种酶不能消化乳糖,就跟少了淀粉酶不能消化淀粉一样,小儿缺乏了会导致小儿吃母乳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