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幸福来敲门》的影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4/29 00:54:56

作者:Amanda秀

  看到这个名字就知道故事的结局,肯定是happy ending,一眼就能看穿的剧情也许就没那么精彩。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处于事业的彷徨期,进退都不知道方向。安逸让最初的梦想变的更加遥远起来。

  而电影里的主人公不然,生活本身就处于摇摆奔波中,每天拎着四十磅的机器穿梭,偶尔自嘲。正因为他的生活渐入绝境才能激起他对最初梦想的坚持。才能让他一点点成功。我们从小都被这样的故事教育着。看一个走投无路的人如何一点点绝处逢生。

  人们乐意看这样的故事,因为能给自己找到力量,每每听闻总会想,我比他状态好多了,那么我也会有希望。也许这就是美国人的简单的思维。但是这样单纯美好的故事未尝不能填补空虚,给人力量。

  影片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他们居住环境的变化,从破旧的公寓到,汽车旅馆,公共厕所,教会收容所。一步步的落魄,但是由于影片的名字让观者一点都不担心最终的命运。反而更加的留意于各个状态下父子。更加关注主人公是如何一点点找到命运的出口。

  很久前新东方老师的名言,绝望中寻找希望生命终将辉煌。

  虽然我们都很绝望,但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对希望的寻找。在内心深处还是期待峰回路转的嫣然一笑。

  我最喜欢的一段是在地铁里,父子都很沮丧,第一次无家可归,爸爸把卖不出去的机器说成时间机器,对儿子说我们回到了恐龙时代,我们被恐龙袭击,啊,我们找到一个洞口。小时候我就老幻想这样的场面,希望能在某处找到安全的庇护。父亲是儿子的庇护,但父亲呢,只能在厕所里反锁大门,抱着孩子哭泣。

  最终父亲靠着对梦的执着一点点实现,这些都是情理之中也没有什么波澜,不过确实让人最善意的希冀得到了满足。希望付出终有回报。

  总之是一部很简单的影片,简单到可以做中学生的立志教材。虽然背后的故事是真实的,但艺术就是艺术,表现出来的伤痛已经不知道被剥离了多少层。

  这部片子还有一点处理挺可笑,就是把所有中国人写成贫穷,英语不好,或者不负责人的幼稚园老师。是美国贫困小孩不得已的选择。不过他们都是善良淳朴。

  抛开阶级感情不谈,可以看出美国人处理手法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