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苏步青,温州近代还有哪些名人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0:51:03

叶适(1150-1223)子正则,因中年以后定居于永嘉县城效水心村(今温州市鹿城区水心街道),所以人称水心先生。祖籍龙泉县,他的曾祖父移居瑞安县,13岁时,随父迁住永嘉县。 家贫,少时只能随父亲读些浅近书籍。稍长,即发奋自学,时向乡里一些学者请教,当时温州学者如郑伯熊、陈傅良、三楠等人都能热心奖掖后进,其中特别是陈傅良对他帮助最大。
为了谋生,叶适16岁只身到乐清县白石村塾任教。两年后。 乾道三年(1167)到婺州金华、永康、东阳、义乌等县和衢州一带在富人家中坐馆,并向当地一些学者求教,结识了当地著名学者陈亮和吕祖谦。陈亮字同甫,号龙川,永康县人。他年长叶适7岁,虽然自己家境不大宽裕,但能热心助人。叶适一度住在他家。他很赏识叶适的才学,大概也因陈亮的绍介,叶适曾到武义县明招山向自祖谦间学。叶适有诗“昔从东莱吕太史,秋夜共住明招山”(《月谷》)。

吕祖谦是南宋前期与朱熹、 张*齐名的东南道学三大师。当时因父丧丁忧在家,曾在明招山和金华城内泽书院讲学。叶适问他求教,他也非常器重叶适。 叶适学业有所成就后,便希望一展抱负。乾道九年 (1173),他24岁时到京城临安(今杭州市)向签书枢密院事金华叶衡上书, 提出变弱图强的建议,不被重视。于是又到乐清雁山教书。淳熙四年(1177)秋天, 他偶然调见翰林学士周必大。周氏很赏识他的才学,便以门客名义保送叶适直接参加两 浙东路转运司考试。考试合格。第二年(1178)参加礼部试、殿试,高中进土第二名,俗称榜眼。从此走上仕途。

可是,叶适的仕途颇多坎坷。庆元元年(if9),韩侂胄与赵汝愚争权,韩氏集团以“伪学”罪名驱逐赵汝愚、朱熹等道学人士。叶适亦名列“伪学党”而被罢官。到了嘉泰元年 (1201),韩侂胄企图北伐,解除“伪学”党禁,叶适被起用。叶适一向主张恢复中原,文才又高,颇得韩侂胄青睐,升为吏部侍郎。开禧二年(1206)五月,韩侂胃决定北伐。宋军初时取得小胜,后由于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国投敌,金兵无西顾之忧, 全力进攻江淮,宋军战败,江南吃紧。

六月,叶适被任命为宝谟阁待制知建康府(今南京市)兼行宫留守。七月兼沿江制置使,负责防守南京和长江下游。叶适带病到任。正遇一股金兵前锋进抵长江北岸,江北一带人民纷纷南逃,万民争渡,南京震动。在群情惊恐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