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上的寄生虫是?听说是什么“豆天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9:22:08

豆天蛾 Clanis bilineate Walker 属鳞翅目天蛾科,幼虫俗名豆丹,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其蛋白质会计师极高,在徐州、连云港, 人们现已把它作为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且市场售价不你。现在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田间自然产生的幼虫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开展其应用前景将随着人们对昆虫食品的不断开发而日趋看好。
作者从1997年夏至1999年秋采用田间笼罩饲养,对自然条件下豆田适宜养虫量,理论养虫量及豆天蛾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找出幼虫产量及大豆产量综合效益的最佳值。

那是豆天蛾

分类与为害 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walker 幼虫称豆虫。属鳞翅目,天蛾科。主要为害忍冬、大豆等植物。幼虫咬食叶片,叶片被食在成孔洞、缺刻,严重时仅残留叶柄。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0-46毫米翅展100-120毫米。体和翅黄褐色,头胸部暗紫色。前翅狭长,有6条浓色的波状横纹。后翅小,暗褐色,翅基外缘有一黄褐色带状纹。卵球形,直径2-3毫米,初产的卵黄白色,孵化前变成褐色。老熟幼虫体长约90毫米,黄绿色。头部有一黄绿色突起,胸足3对,黄色,腹足4对,尾足1对,尾部有一黄绿色尾角。蛹体长40-45毫米,宽15毫米,纺锤形,红褐色,腹部口器明显突出,呈钓状弯曲。图片: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6%B9%CC%EC%B6%EA&in=8&cl=2&cm=1&sc=0&lm=-1&pn=7&rn=1

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翌年6月上旬开始化蛹,下旬始见成虫,8月为幼虫盛期。成虫夜间交尾,交尾后3小时即能产卵,一般1片叶产1粒卵。卵期7天左右。成虫白天隐藏在忍冬或生长茂密的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