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生长高峰吃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7:22:52
同上

青少年的饮食性习癖主要表现为偏食、贪食、厌食等症状,也称为青春期饮食失调。偏食在不少青少年中存在,大多数在儿童期形成偏好和一些饮食上的不良习惯、表现为对食物种类的极端挑剔,例如,只吃水果、蔬菜,不吃鱼肉;也有的只吃鸡、鱼、肉,不爱吃蔬菜;还有的只吃少数几样食物,其它一概不吃。这样常常造成青少年营养不平衡、贫血、闭经,近视眼的增加可能也与偏食有关,还可能引发各种疾病。从小比较肥胖的孩子常有贪食行为,这不仅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关,也可能有生理上原因,如内分泌或新陈代谢异常;但也有可能是情绪困扰所致。例如,一个不为父母所爱,或为教师不喜欢的孩子,有可能无意地从食物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补偿。临床上已发现,贪食的青少年有的已出现高血压症状;心血管研究方面的专家已发现,成人冠心病发病率有提前趋势,冠心病发病原因可追溯到9~10岁及青少年时期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因而,对于偏食和贪食的青少年应及时治疗矫正,使其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现在颇引人关注的是慢性发生的“青春期神经性厌食症”。14~16岁为发病率最高的年龄,女孩多于男孩,还有的厌食与贪食轮番反复出现,导致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紊乱,饮食规律被破坏后,又会引起连锁反应:失眠、体质下降,学习成绩下降、抑郁、紧张、焦虑;最后导致休学或退学,这在中学生和大学生中都有发生。

青春期神经性厌食症主要发病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①青春期的生理发育在心理上引起剧烈反应,由于怕肥胖,由于对营养方面的一些错误认识,导致对饮食的厌恶和各种禁忌。

②情绪干扰。随着青春期到来,面临各种压力,由于各方面的不适应,情绪不稳定,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引起食欲改变;模仿成人的生活方式,导致饮食习惯改变,而又不知所措。

③家庭教育方式失误,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对父母的唠叨、不尊重、不信任等,最直接而有效的抗拒方式,即是少吃饭、不吃饭,必然引起父母的强烈反应。

④由于紧张、焦虑、抑郁、烦躁、自卑、失眠等神经症状引起厌食。因而,必须对这类神经症首先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矫治神经症,厌食便会迎刃而解。

⑤少女的厌食症,大多因为对性特征和正常发育持有不必要的恐惧,对自己的体形和体重不能正确评价,甚至产生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