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庸之道与现在社会所讲的中庸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2 18:03:22

现在对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人们总是认为是折中主义。有些简单化了,这可能是一种误解。现在人们这样理解“中庸”这个词: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
我认为,孔子的中庸之道和这个理解是不一样的。
我刚刚读过论语中的一句;“中庸之为得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里的中庸是指孔子提出的最高的德行,是一中道德实践的原则和待人处事的方法。
看来,孔子所提出的“中庸”和现在大多数人理解的中庸是有很大的出处的。

中庸之道的认识

中庸与仁实际上是表述不同的同一儒学理论,是孔孟之道中最核心的思想。那么中庸之道到底有什么哲学依据,它有没有现实意义,这是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庸”是中心的表述,也是整体的权衡反映,它如同天平中间的支点,这个支点是人类理性的反映。存在共性的“中庸”和个性的“中庸”。

个性的“中庸”是数学中的平均值反映,也是静止关系的体现,它属于集合式“中庸”。这种集合式“中庸”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是非常普遍的。如买卖中的折中方案,它是双方实现成交的一种方法,民事纠纷中,它是调节双方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制订法律过程中,它是上下利益权衡的必要形式,统计学中的平均值更是“中庸”理论的具体反映。

还存在一种对立的“中庸”,也是从个性角度认识的,数学中表现为分数关系,如1/4、1/3、1/2等。2、3、4都是代表一个整体,1代表局部,是整体指导下的局部反映,属于系统思维——既考虑整体,又注重局部,属于“中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故自然科学中就包含着“中庸”法则。在社会科学中,这种

“中庸”是遵纪守法的理论依据,即在考虑自身利益的时候,要以法律为准绳,这不仅是一个理性问题,也是关系到自身的长远利益问题。社会公德也是这种“中庸”的具体反映,即整体利益支配着自己的社会言行。

共性“中庸”是坐标关系的“中庸”,它是分辨正负数之间的临界点,而这个临界点是静止的。它属于分析“中庸”。之所以说是共性,是因为它们只从对立的正负数来考虑。这种“中庸”在社会科学中属于对立的分类与调节。所谓分类,就是稳定和发展的分类,故政府要分为两大系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