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问题是神经问题吗?还是心理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6 01:01:50
如题

人的性格多种多样、千差万别,那么,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呢?

古今中外,有不少的理论提出以求解释。弗洛伊德特别重视童年的生活经历对性格形成的影响。我国有“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之说,同样强调童年。同时,遗传决定论也占有一席之地,心理学家彪勒说:“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乃是儿童内部素质向着自己的目的有节奏的运动过程,外界环境在这里只起着促进或延缓这个过程的作用,而不能改变这个过程。”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异曲同工,这不禁让人灰心。“若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这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的言语,“教育万能论”的代表,虽给人以巨大鼓舞,但不免机械、唯心。

先天遗传素质是性格形成发展的物质条件。心理,首先是人脑的机能。每个人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往往会给一个人的性格染上一定的“色彩”,比如,灵敏、迟钝、全面、冲动……

要明确的是,光有先天的生理素质是不够的,性格的形成还受到后天生活环境、教育等的影响。诗人歌德曾说:“才能自然形成,性格则涉人世之风波而塑成。”另外,狼孩的事例也是很有力的佐证。狼孩生活在郎群中,养成的也是狼性,用手脚爬行、用舌头舔食、怕光、嚎叫、智力低下,后虽进入社会,但适应能力也很差,最终早亡。健全的人出生以后,能在客观现实生活中,在和客观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将外界刺激反映到头脑中,形成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也许客观现实的概念太宽泛,主要指社会环境、家庭状况、家庭关系,学校环境等。不同的客观现实下,人的性格自然有很大差别。

教育,指的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对人施加的影响,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未成年时期其作用尤其重大。也许,“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更主要的不是指先天,而是指教育。

但是,虽是在同样的环境下,性格也会有很大差异,除了先天因素的影响外,跟个体自身的心理动力状态有关。歌德曾提出:儿童是现实主义者,他对自己深信不疑;青年人是理想主义者,他处于内在激情的风暴中;成年人是怀疑主义者,他怀疑所选择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是否正确,理智总是不停地活动,以免过后为错误的选择而懊丧不已;老年人是神秘主义者,他看到许多东西似乎都是由偶然的机遇决定,从而对现在、过去和未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