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稀释菌体(细菌)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6:33:33
我要做细菌的紫外诱变,稀释菌体是用无菌水好还是用EDTA好 为什么?
如果用EDTA,浓度配多少?

连续培养是跟“分次”培养相对而言的。后者在每次培养之后都要对发酵罐进行灭菌,然后加入新的培养基并进行接种。实际上,“连续培养”也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连续加料连续出料,从培养线的一端源源不断地加入新鲜培养基,从另一端连续地将发酵产物放出,这样在培养线内靠近加料口外始终处于对数期初期,而靠近出料口则始终处于稳定期或对数期的末期。另一种是在对数期末期将一部分培养基连同其中的微生物放出(以获得菌体为目的)或转入另一个发酵罐中继续培养(以获得次级代谢产物为目的)。在留有部分旧培养基及微生物的发酵罐中加入新鲜培养基以开始“下一次”发酵。

从发酵罐中放出的料中含有许多种成分,一般都要进行分离才能得到相应的产品。

有害代谢产物肯定属于次级产物。

连续培养在第一次发酵进行灭菌,加料及接种后,以后只需不断加入新鲜培养基就行了。培养基因为不是生物,其灭菌、混合、加工等过程都比较简单,可由自动化的机器来完成。而对培养罐的灭菌、接种等过程则相当复杂,要实现自动化管理的难度要高许多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