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余堂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0:18:01
想问问胡庆余堂的发展,胡倒台之后又屹立不摇。。。

胡庆余堂历史介绍2007-02-21 17:24胡庆余堂由“红顶商人”胡雪岩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创设。“南有庆余堂,北有同仁堂”,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胡庆余堂赢得了“江南药王”的美 誉,并形成其特有的中药文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包括其经营理念、制药技艺等许多方面,由胡雪岩亲书的店训“戒欺”,就是胡庆余堂中药文化的核心。
我曾看过一本书叫 胡雪岩 还不错期末无聊的时候看的
位于吴山北麓大井巷,以药店古建筑为基础创建而成。古建筑群由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建,现保存完整,高墙大门,气象凝重;设计别具匠心,通体宛如鹤 形,门楼像鹤首,长廊似鹤颈,大厅若鹤身,用材讲究,雕绘 精巧,典型古朴。并伴有小憩观赏之方亭、“美人靠”曲桥与喷泉等。胡庆余堂占地3000平方米,内藏文物160余件,由陈列展厅、中药手工作坊、养生保健 门诊、营业厅与药膳厅等五大部分组成。令游览者既能博览中医药宝库之精华,又能观赏“江南药府”古建筑之风貌,为国家文保单位。

相传,有一次胡雪岩的小妾生病,胡雪岩派佣人去叶种德堂抓药,取回后,发现有几味药已发霉变质,胡雪岩又派人前去调换,谁知药没换到,反被仗着财大气粗的 叶种德堂伙记嘲讽:“本店只有这种药,要好药,请你们胡先生自已去开一家药号。”胡雪岩听后大怒:怎能拿人命当儿戏,莫非真的看我胡雪岩开不起药店?这一 怒,使胡雪岩立志开一家比叶种德堂更大的药店。清同治十三年(1874),胡雪岩开始筹建庆余堂药号,光绪四年,大井巷店屋落成并正式营业,但胡雪岩并没 有忘了受欺之恨,亲自撰写了“戒欺”,并制成匾额挂在内部,时刻提醒店内伙记。当时药号广请浙江名医,选用历代验方加以研究,采办道地药材精心配制成药, 使之在大江南北声誉鹊起,于是就有了“南有庆余堂,北有同仁堂”,的说法,而胡雪岩本人也被誉为“江南药王”。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中药专业博物馆,她是在胡庆余堂古建筑群的基础上创建而成。参观者来到这里,既能博览中国医药宝库的精华,又能观赏胡庆余堂古建筑的风貌。

中药博物馆建筑面积四千多平方米,分别由陈列展厅,中药手工作坊厅,养生保健门诊、营业厅和药膳餐厅等五大部分组成。

当您步入陈列展厅,就能从大量的介绍和宝物中,了解中国医药学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