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种哲学观来解释"人生的意义"?例如,辩证唯物论,最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7:27:41

现代人生哲学认为,人如万物,真正的人生,是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自发性阶段、自觉性阶段、自然性阶段。现实中的人生只有春、夏二季(普通大众),充其量有极少数的人到了秋季(所谓杰出人物、精英),而能够完整到达冬季的人(先知圣人)微乎其微。所以,现代人生哲学对当下人类个体命运做出了如下的科学诊断:夭折——当下人类个体的宿命。“夭折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人来世间一辈子不容易,带着无尽的遗憾而去不值得。故,斩断当下人类个体“夭折”的宿命,活出一个真真实实的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完整、完美的人生,就是现代人生哲学的最高使命。

现代人生哲学否定、扬弃了世人皆知的俄狄浦斯解答的谜底为“人”的“斯芬克斯之谜”:如果将谜面和谜底进行语言学的置换和颠倒,那么,我们就会知道,俄狄浦斯仅仅在动物的层面上解答了“斯芬克斯之谜”(人仅仅为四条腿、两条腿、三条腿走路的“动物”而已),而真正意义上的人,应该是马克思所说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就是一场与“斯芬克斯”决斗的过程:斯芬克斯牢牢地抓住人天生的两块软肋——“贪婪”或“贪欲”和“懦弱”或“恐惧”,对之施以“诱惑”和“恐吓”。现代人生哲学识破“斯芬克斯”的真相——“现实社会”即“诱惑”和“恐吓”,从而彻底地解开了困扰人类千古的“斯芬克斯之谜”。现代人生哲学力求彻底地实现其最终的理论信念——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庄子说过: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台湾中原大学林治平教授不久前在“省身楼”为南开学子做的“人碰到了人”的学术报告中用通俗的例子表达了同样的思想:“蝌蚪”无法理解“青蛙”的自由,“毛虫”难以理解“蝴蝶”的浪漫。何以然?物,非人也。孟子从仁义的角度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稀,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其实,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万物)者,乃人有理性思维,有超越现实而达于理想境界的精神能力也。现代人生哲学“要旨”明确地指出,现代人生哲学是一套关于个体的人如何变“石墨”为“金刚石”的具体操作系统或装置。现实中,我们虽然是漆黑一团的“石墨”,但,我们那独有的异于禽兽万物的理性思维可以让我们眺望到那金光闪闪的“金刚石”的未来的。我们人就是这样,当我们尚是“蝌蚪”、“毛虫”、“石墨”之时,就可以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未来是“青蛙”、“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