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人教版的,请问语文版论语六则是哪六则,苏教版论语八则又是哪八则?急需啊,大家帮帮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9:40:28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六则如上了:

八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