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 离子 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6:05:50
H2O水分子,昰氢原子失去2个电子,氧原子得到2个电子.
NACL氯化钠离子,昰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
那为什么NACL成为离子,H2O却成为分子?

因为水中,氢原子与氧原子几乎全部以 共价键 形式结合,几乎不含游离的离子,我们称之为水分子。
而氯化钠晶体中氯与钠以 离子键 相结合,溶于水或熔融之后氯与钠游离成为离子,分别带有电量总数相等,极性相反的电荷,因此是离子化合物。
我们只能说存在氯离子,钠离子,而不能说氯化钠离子。
至于共价键,离子键的成因,要说到电子云的分布,太麻烦。
你还是看看高中或大学的物理课本吧。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与氧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没有电子的得失,只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每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形成一个水分子。许多水分子聚集在一起就成为水了。
氯化钠是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氯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在氯化钠晶体中没有单个的氯化钠存在,是许多钠离子与许多氯离子一起形成的晶体。

原子
英文:atom

构成化学元素的基本单元和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即不能用化学变化再分的微粒。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非常小,它的体积约为整个原子体积的10-15,但原子质量的 99.95%以上都集中在原子核内。质量很小的电 子在原 子核 外的空间绕核作有规 律的高速运动,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相互吸引,组成中性的原子。在科学昌盛的20世纪,科学家已经能够利用场发射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原子图像,这是证明原子存在的最有力的证据。

近代原子概念是在1803年由英国J.道尔顿提出的,主要内容有 3点:① 一切化学元素都是由不能再分割、不能毁灭的微粒组成的,这种微粒称为原子。②同一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 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 量都不同。③两种不同元素的化合作用是一种元素的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另一种元素的一定数目的原子结合而形成化合物的各个分子。自从放射性元素发现以后,原子是可以蜕变和分裂的,因此,道尔顿关于原子不可分割的说法应该加以修正,只能说在普通的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同位素的发现也改变了同一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重量都相同的说法,因为同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质量是不同的。1913 年英国 H.G.J. 莫塞莱提出原子序数概念,指出同一种元素的各原子的质量可能不等( 即各同位素的质量可以不等 ,但它们的核电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