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仝的《饮茶歌》及赏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8:45:51

卢仝茶歌千古传

  ●饮茶风尚到了唐代,逐渐普及开来,喝茶的人日多,喝茶方式日益讲究,茶成为许多诗人、文学家酝酿、累积灵感时不可或缺的物品。于是产生了大量有关饮茶的诗歌,其中最脍炙人口的。首推唐代诗人卢仝的一着《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名《饮茶歌》。

  卢仝,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范阳人,年轻时隐居少室山,家境贫困,刻苦读书,不愿仕进,曾作《月蚀诗》,讥讽当时宦官专权,招来宦官怨恨。“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涯同时遇害,死时才40岁左右。

  卢仝爱茶成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是他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作品,直抒胞臆,一气呵气。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在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龙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莲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俗归去。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便函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这首诗的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开头写谢谏议送来的新茶,至精至好至为稀罕,这该是天子、王公、贵人才有的享受,如何竟到了山野人家,似有受宠若惊之感:中闻叙述煮茶和饮茶的感受。由于茶味好,所以一连吃了七碗,吃到第七碗时,觉得两腋生清风,飘飘俗仙,写得江河浪漫极了。最后,忽然笔锋一转,转入为苍生请命,希望养尊处优的居上位者,在享受这至精好的茶叶时,知道它是多少茶农冒着生命危险,攀悬在山崖峭壁之上采摘来的。诗人期待劳苦人民的苦日子能有尽兴,得有喘口气的一天。可知诗人写这首《饮茶歌》的本意,并不仅仅在夸说茶的神功奇趣,背后蕴藏了诗人对茶农们的深刻同情。

  茶是香的,但唐代的茶农是辛苦的,贡茶制度则是朝廷给茶农套上的沉重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