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要增加1秒钟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3:53:10

国家授时中心首席研究员王正明说,目前全球有世界时和原子时两个时间系统。前者以地球自转周期的天文观测为基准,后者则以稳定的原子振荡周期来确定秒的长度。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匀,天长日久,两者之间会出现细微差距。出现这种情况时,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就负责在1年中添加或减少1秒,这就是闰秒。闰秒通常每1年至2年出现一次。但由于地球自转存在不可预知性,所以自1998年以来,地球已连续7年没添加闰秒了。
因地球自转而增加的1秒钟对于普通人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航天、电子通信、全球定位系统等领域可能会有一定影响。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增加1秒,对于人类来说,没有什么感觉,但对几十亿年宇宙、天文,地球的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航天、通讯,GPS等可能会有影响。

世界时是基于地球自转的一种时间计量系统,原子时是基于原子物理技术的一种更加均匀的时间系统。由于两种时间尺度速率上的差异,一般来说1~2年会差1秒。我们日常生活所用的时间是协调世界时(UTC),它是一种折衷的时间尺度,用原子时的速率,而在时刻上逼近世界时,所用方法就是“闰秒”,也就是协调世界时和世界时之差即将超过±0.9秒时,就对协调世界时作一整秒的调整。
由于地球自转变慢,而引起到2005年底协调世界时和世界时之差即将越限,因此,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宣布此次闰秒。
上一次闰秒发生在7年之前的1999年1月1日。国家授时中心在《时间频率公报》中提前数月向全国时间用户通知了这一消息。
我们日常所用的北京时间既不是原子时(TAI),也不是世界时(UT1),而是协调世界时(UTC)。相对于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世界时来说,原子时是均匀的计量系统,这对于测量时间间隔非常重要,但世界时时刻反映了地球在空间的位置,这也是需要的。为兼顾这两种需要,引入了协调世界时(UTC)系统。UTC在本质上还是一种原子时,因为它的秒长规定要和原子时秒长相等,只是在时刻上,通过人工干预,尽量靠近世界时。
协调世界时(UTC)尽量靠近世界时(UT1)的意思是:必要时对协调世界时作一整秒的调整(增加1秒或去掉1秒),使UTC和UT1的时刻之差保持在±0.9秒以内。这一技术措施就称为闰秒(或跳秒),增加1秒称为正闰秒(或正跳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