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余。这话怎么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3:16:56
友情是不是也会像这样呢?

“水至清则无鱼”,水清则可见底,而人和其他的动物无处不在,生命总有敌友之分,水至清而己无可躲藏之地,即使可以逃过其他动物的捕食,又怎堪躲避人类的“追杀”呢?水至清而无其他,生命世界里应该是和谐的,这样才能长久保持平衡。
“人至察则无余”,人与人交往难得知心朋友,普通的朋友还是大多数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实世界里的人往往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朋友在一起,处事要讲“度”,适合而止,要懂得忍让,不可一味的要求朋友去满足自己的条件或要求。这样,你敬重朋友,朋友才会敬重你,这样的友谊,这样的人际关系才能长久。总是苛刻的要求对方的人,不会有太多的朋友,因为他喜欢挑朋友的缺点,而朋友亦爱找茬,互相的猜测与不满,都会将导致关系的破裂。故而“人至察无余”。

应该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见汉代东方朔《客难》:
礼义之不衍,
何恤人之言。
故云:
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冕而前旒,
所以蔽明;
黈纩充耳
所以塞聪。
明有所不见,
聪有所不闻,
举大德,
赦小过,
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要求全责备,而应该广揽人才,大胆起用人才。徒,就是同类或伙伴的意思,译为现在的话就是“朋友”。找到两篇专门阐述这句话的散文,可以参考一下。
http://blog.tom.com/blog/read.php?bloggerid=1014833&blogid=80247
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