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描写关于君山的古代诗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4:18:26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的美景。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这首诗的第三句有的版本作“别秋江”,两种用语都表达了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但“引愁心”用拟人化手法更富感情色彩,与“别秋江”相比更胜一筹。“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题君山
  唐五代• 雍陶

  风波不动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
  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寄题君山亭送吕天衢秀才
  宋 蔡肇
  百川赴下流,江海互吞吐。
  回澜薄空日,老岸不立土。
  坡陀出巨石,鳌背启窗户。
  我来俯凝碧,万顷过微雨。
  南沙八十里,草林尽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