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士光生平介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5 06:52:44
出生时间,地点,家庭背景,毕业院校,与贵州大学的关系

回首何士光作品给人的温暖

(何士光先生早已淡出了文坛,但重读他过去的作品依然是那样的让人心动,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悯情怀以及对心灵的淡淡温暖)

你在痛苦的时候,就不会问什么叫痛苦,而你在快乐的时候、也不会问什么叫快乐……

提及贵州文学在当代文坛的位置,我们不能不想到何士光。

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上半叶,何士光这个名字被贵州文学界私下称为“一面旗帜”,无疑是对他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和创作成果的肯定。即便在当下,文学越来越趋于边沿(事实上文学已经真正回到它本来的状态和轨道上)、甚至有不少想借文学“发迹”而非忠实于心灵苦旅的人纷纷抛笔而去的今天,何士光和他的另一种拷问生命的写作仍然被很多人回想和言说。应该说,何士光的写作分两个阶段,他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小说《远行》和《日子》可以看作是一个分水岭。尽管不那么沟渠分明,但看得出,之后的写作已不再囿于讲述有头有尾的故事和告诉读者文本以内的东西。而是注重于,其实也是以自然散淡但并不缺乏语言张力,反倒韵味十足,滋性丰盈的笔风去探索琐细的生活和平凡的日子。只是无论他以何种手段来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却始终没有放弃对人的关怀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他上世纪80年的初的《乡场上》、《种苞谷的老人》和《远行》三次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奠定了他在贵州小说史中的显著地位。审视他这个时期和后来刊载的大量文字,不难发现其不同文体所隐含的内蕴却是一致的:便是对人生的觉醒及生命进程的思索。

《乡场上》的冯幺爸是一个朴实而又有几分韧性的典型农民形象,他憧憬美好未来的想法,“只要国家的政策不像前些年那样三天两头变,不再跟我们这些做庄稼的人过不去,我冯幺爸有的是力气,怕哪样……”与其说这是改革之初农民们的普遍心态,倒不如说是何士光本人从那时起已经开始对命运的思索。尤其值得提及的是,这篇打上了时代烙印的《乡场上》当年被中央权威刊物《红旗》杂志破例转载。

何士光生长在贵阳,大学毕业不久就被“下放”到凤冈乡下教书,17年后才回到故士。生活的磨砺和心灵苦旅使他逐渐超越了对人生的浅尝认识,他不再用精彩的故事和有序的情节来铺排生活,而是演变为淡淡的具有牵引力却又不动声色的语言去诉说一件件富有哲思的事情,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