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一篇电影《冷山》的影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4:11:57

《冷山》影评

  我是在网吧看到《冷山》的,看到了过多激情渲染的片子宣传,据说这是一部可与《泰坦尼克号》相庇美的片子。当时,听到这样的评论,我只是轻轻一笑,泰剧给我们带来的无论是剧情还是情感上的冲击,直到现在还有人念念不忘,YOU JUMP ,I JUMP!还有什么样的爱情誓言能比这句话更容易蛊惑人心?
  
  结果,看《冷山》时不觉中我就已经泪流满面,直到影片结束时,我心里澎湃的感情仍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人类从来都没有放弃的爱是我们真正需要这个电影的理由。电影开头的前十分钟内点亮天空的战火几乎让我错以为这只是部描述南北战争片子而盟发了离开的念头。而就在烽火即将燃尽一切的时候,美国南北战争末期受伤的士兵英曼出于对恋人的思恋,不远万里踏上归家的旅程;艾达经历了丧父之痛,饱偿孤独与艰辛,也是依靠对恋人的思恋,不断地与粗砺尖锐的生活抗挣着……那座在一部小说中偶然提及、巍峨兀立的冷山,是他们整个思绪中唯一的思想联系,唯一的情感寄托,唯一的心灵慰籍。

  从路上为了衣食出卖因曼的普通南方老百姓,到对于孩子的生命非常残忍的北军士兵,还有遭遇北军时先向因曼等南方逃兵射击的南军。南北方的士兵在战场泥泞中的翻滚厮杀,到最后一刻血肉相见时已经丢失的最初的战斗目标,人的生命在顷刻间无法预知的失落,丑恶的人性赤裸裸地暴露在战争当中,而这时唯有超越性的爱是治愈一切人性恶和伤痛的良药,这才是电影体现的最终意图。那些在镜头下慢慢展露的爱,使得我们对于暴力和残忍的透视一直和强烈的感情结合在一起,使我最终一点点被感动,直至泪流满面。看这样一部电影,我们就一直不会丢失希望;这希望籍由人群之间的爱,好象那不歇止的宁静透明的水流,缓慢但坚韧的在乱世中流过。
  艾达贯穿电影始终的画外音,在妮可纤细的嗓音下,是乱世当中最坚韧的穿越人心的细细风筝线,她在三年间写下的103封书信当中很多时候脆弱而深情的心声,一直是牵引他回到家乡的信念。对于经常不看电影的我来讲,关注不到战争背后备受凄苦的人民,也了解不到影片所赋予的沉重背景。我只是单纯的被两个人的爱情感动,他们的爱情几乎没有强烈的身体语言,只是通过眼神的彼此渴慕,甚至显得窘迫的肢体细微动作来体现那种深沉的依恋,即使结尾处的重会也捕捉了人物最微妙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