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画兰 ,长带荆棘...”的译文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9:33:20
东坡画兰,长带荆棘。见君子能容小人
也。吾谓荆棘不当尽以小人目之。如国之爪
牙,王之虎臣,自不可废。
兰在深山,已无尘嚣之扰,而鼠将食之,
鹿将咬之,季将嚼之,豺虎熊度,兔狐之属将
啮之。又有诚人将技之割之。若得棘利为之
护捍,其害斯远矣。
秦线长城,泰之棘寓也。汉有韩、彭、英,
汉之棘卫也。三人既诛,高祖过沛,遂有安得
猛士守四方之慨。然则疾器棱角鹿角棘利之
设,安可少哉。
于画此幅,山上山下皆兰棘参差,而兰得
十之六,棘亦居十之四。画毕而叹,盖不胜幽并
十六州之痛,南北宋之悲耳,以无棘刺故也。

祝君花甲应无算,加倍先过百廿年。”这是他的传世名作。他的兰竹石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而其题画诗又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一半青山一半竹,一半绿阴一半玉。请君茶熟睡醒时,对此浑如在石屋。”“一片青山一片兰,兰芳竹翠耐人看。洞庭云梦三千里,吹满春风不觉寒。”“石上披兰更披竹,美人相伴在幽谷。试问东风何处吹?吹人湘波一江绿。”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他还总结了兰竹画的丰富经验。他说:“画兰之法,三枝五叶画石之法,丛三聚五。皆起手法,非为兰竹一道仅仅如此,遂了其生平学问也。”“画兰宜省,写石宜冷,画家妙法,笔底还狠。”

板桥写兰还有一特点,往往花高出于叶。为何如此?他说天仙神女要折花洒向碧空,因此“世上几根与凡叶,岂能安顿在其中”。他认为只有短才能衬其长,才能展示花的力度,“叶自短,花自长”,“叶长花则少,叶少花则多”。优秀的兰画要求形神肖似,即由事物表象到意象的深化,板桥为此作出了毕生的努力,他对年兄馥翁说:“石涛画兰不似兰,盖其化也;板桥画兰酷似兰,犹未化也。盖将以吾之似,学古人之不似,嘻,难言矣!”虽然难,但他却做到了,他的写兰形神兼备,笔精墨妙,出神入化,曲尽玄微。

“扬州八怪”除郑板桥外。其他画家的写兰图卷也高出于一般人士之上,为我国花卉画史上的高峰。传世作品有汪士慎的《墨兰图册页》、《兰石扇面》,李鲜的《山中兰花图》、《兰石图》、《墨兰·白鸳》册(二页);罗聘的《秋兰文石图》、《水墨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