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的“昆仑”是不是来自古代西域某个少数民族词汇的音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4:16:29
昆仑山的"昆仑"是双音节词,而古汉语由单音节词组成。”昆仑“一词有上千年的历史,所以该词是不是音译的?

是音译。

古称姑余山,横亘于
、乳山、
交界处,是
最大的山系,连绵百里,主峰
,海拔923米,为
境内最高的山峰。

峰峦起伏,林深古幽,景色秀丽,每逢春夏之交,满山碧树吐翠,鲜花争奇斗艳,使
更具风韵,成为半岛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之一。
史学家崔鸿在《十六国春秋》中,称之为“海上之诸山之祖”、“天下名山僧占多”。

就吸引佛界道家在这里建寺筑观,养性修身,传经布道。远在汉唐之际这里就寺院
,香火不断。至金元,盛极一时的中国
全真派开山祖师王重阳同他的七弟子,把这里选为创教立派的“洞天福地”,留下了诸多另人神往的道教遗迹。

昆仑一词实有两种不同含义:

1,源自吐火罗语,与古代一种神山、天山的观念相关;今土耳其语中,Korum之意已泛化,即指“山”。

2,源自古高棉语Kurung,南北朝以降(主要在唐朝)用以称呼一类皮肤黝黑、水性很好的南洋奴隶。又因为其体貌特征,后世中国人且称东非一带的黑人也为“昆仑”、“昆仑层期”(Kurung Zanj)。

是音译
昆仑山古称姑余山,横亘于文登、乳山、牟平交界处,是胶东最大的山系,连绵百里,主峰泰礴顶,海拔923米,为胶东境内最高的山峰。

昆仑山峰峦起伏,林深古幽,景色秀丽,每逢春夏之交,满山碧树吐翠,鲜花争奇斗艳,使昆嵛山更具风韵,成为半岛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之一。北魏史学家崔鸿在《十六国春秋》中,称之为“海上之诸山之祖”、“天下名山僧占多”。

昆仑山自古以来就吸引佛界道家在这里建寺筑观,养性修身,传经布道。远在汉唐之际这里就寺院林立,香火不断。至金元,盛极一时的中国道教全真派开山祖师王重阳同他的七弟子,把这里选为创教立派的“洞天福地”,留下了诸多另人神往的道教遗迹。

昆仑一词实有两种不同含义:

1,源自吐火罗语,与古代一种神山、天山的观念相关;今土耳其语中,Korum之意已泛化,即指“山”。

2,源自古高棉语Kurung,南北朝以降(主要在唐朝)用以称呼一类皮肤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