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时间刻苦努力而最后成功的名人的事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3:43:04
摆脱了~

说勤奋(童第周简介)

一位了不起的中国人——实验胚胎学家童第周

从“最后一名”到“正数第一”
1902年5月28日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宁波附近的一个小山村里。父亲是个教私塾的穷秀才。幼年的童第周跟父亲念过几本“四书五经”,望子成才的父亲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字,挂在他的书桌旁,童第周以此为座右铭,求知欲越来越强。
童第周的一个哥哥也是个教书先生,但他不是在乡村私塾里任教,而是在宁波中学。那时,效实中学是当地有名的一流学校。为了日后能够考入名牌中学,童第周在哥哥的帮助下,进了宁波师范学校预科班学习。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争分夺秒地复习备考。
好事多磨。考期临近时,哥哥突然收到了一位朋友的来信,告诉他,今年效实中学因故不招新生。这对童第周是个多么不好的消息啊!哥哥真不想把这样的消息告诉弟弟,可又不讲不行。他踌躇再三,才对童第周说:“我朋友来信说,今年效实中学因故不招新生。”“三年级插班生也不招吗?”童第周急切地问。“招是招的,只是你能行吗?”“我想试一试。”哥哥见他雄心勃勃,真不知说什么好了。
童第周参加了插班生考试。公布录取名单的那一天,他怀着惶恐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效实中学。当他清楚地看到“童第周”三个字出现在录取名单上时,一股热血顷刻间涌上了心头!尽管他的成绩是倒数第一,心里也十分激动。
对于一个没有上过一天中学,没有学过英语的他来说,一下子插到三年级,其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入学之初,不少同学讥笑他是牛尾巴上的苍蝇,迟早要被甩掉。但倔强好胜的同童第周把这类冷言冷语视为激烈自己上进的动力。从此,白天除了上课,他便一头扎进图书馆;晚上,图书馆关门了,同学们入睡了,他就独自坐在路灯下攻读。
一天深夜,一位老教师访友归来,见到路灯底下有个人还在读书,他抬腕看了看表,才知道已经12点多了,必须动员这个学生回去休息。于是,走过来说:“同学,哪个班的啊,这么晚了,还在这里看书?”“老师,我叫童第周,就是全班成绩最年差的那个学生。”这时,老教师才看清童第周的面孔,想起他就是那个考倒数第一的插班生。老教师深为他的直率坦诚所感动,从心里喜欢这个学生,本想说句鼓励话,但一想,用不着了,便指了指手表,示意该休息了。童第周点点头,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