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恤之心 阅读题 解答 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2:40:00
上海的冬夜,灯光闪烁,车水马龙。有个出租车司机在浦东大道接了一位客人,客人要去浦西的海鸥饭店。没开多久,这位客人却突然要求掉头回去。“已经进了隧道,没办法掉头了。”出租车司机说。“出门的时候我换了条裤子,忘了拿钱包出来了。”客人着急起来。
透过反射镜,出租车司机看到客人的窘态,他摆摆手,说可免费送他到目的地。一路上,他还不停地宽慰客人:“不用担心,人总会有忘东西的时候,我也有过,人之常情嘛。”
就这样,两人聊了起来。出租车司机从客人口中得知,原来他刚来上海不久,人生地不熟。不一会儿,车达目的地,计价器显示车费为17元,出租车司机悄悄把计价器的牌子翻起来———17元随即变成0元。随后,他又取出3张共计30元的乘车票递给客人,并嘱咐:“回去的时候,找一辆我们公司的车子,可以用这个付车费。”那位客人收下乘车票,连声道谢,然后匆匆离去。
过后,出租车司机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毕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可是,两天后他接到那个客人打来的电话,问他是否愿意做他的司机。这个客人叫龚天益,纽约银行上海分行行长。这个出租车司机叫孙宝清,上海一个普通的打工仔。
很多人问龚天益,为什么要选孙宝清?龚天益说:“理由很简单,是他那颗体恤他人的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知道我没带钱包,就一直宽慰我;明明20元乘车票就够了,他考虑也许我会有其他事情,给了我30元……银行业也是服务业,要以顾客为本,我认为他是服务业的楷模,所以我选择他。”

1.“这个客人叫龚天益,纽约银行上海分行行长。这个出租车司机叫孙宝清”故事写到这里才交待主人公的名字,有哪些用处?

1.故事情节更吸引读者,增加戏剧性。
2.说明司机对客人的体谅出于真情,并无其他企图。

就是给读者留一个悬念,引发读者读的兴趣。

吸引读者的注意.正是因为迟迟不提主人公的名字,读者才会带着追根就底的心态把文章完整地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