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很热,但手脚冰冷,还不断出冷汗,怎么回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7:39:30
一年四季,手脚总是冷冰冰的,液下、手还不断的出汗,很冷的天也是这样,请问是有什么病吗?

根据你的描述,可以初步判断是气虚.根据中医理论,气有固摄和温煦的作用.气虚证是人体之气不足导致的基本功能减退的虚弱证候.这里的"气",指全身的元气,也涵盖各肮脏、组织之气。临床表现有:神疲乏力,气短息弱,声低懒言,或面白少华,头晕,自汗(也就是你的情况),易感冒,活动后诸症加重,舌淡嫩,脉虚弱。可以试下以下这个益气的方剂:
【中医经典方剂=>补气剂=>气血双补=>八珍汤(八珍散)】
【出处】 《瑞竹堂经验方》
【组成】 人参(30克) 白术(30克) 白茯苓(30克) 当归(30克) 川芎(30克) 白芍药(30克) 熟地黄(30克) 炙甘草 (30克)
【功用】 益气补血。
【主治】 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用法】 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禁忌】 斟酌。
【方解】 本方所治气血两虚证多由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而致,病在心、脾、肝三脏。心主血,肝藏血,心肝血虚,故见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舌淡脉细;脾主运化而化生气血,脾气虚,故面黄肢倦、气短懒言、饮食减少、脉虚无力。治宜益气与养血并重。方中人参与熟地相配,益气养血,共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滋养心肝,均为臣药。川芎为佐,活血行气,使地、归、芍补而不滞。炙甘草为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八药,实为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复方。用法中加入姜、枣为引,调和脾胃,以资生化气血,亦为佐使之用。
【化裁】 若以血虚为主,眩晕心悸明显者,可加大地、芍用量;以气虚为主,气短乏力明显者,可加大参、术用量;兼见不寐者,可加酸枣仁、五味子。
【附方】 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养荣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泰山磐石散《古今医统大全》
【附注】 本方是治疗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气短乏力,心悸眩晕,舌淡,脉细无力为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