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样板戏?有哪些知名的样板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7:54:09
什么叫样板戏?有哪些知名的样板戏?

你好!!

  样板戏”的创作,在“文革”期间,被描述为是与“旧文艺”决裂的产物,强调它们开创“文艺新纪元”的意义。在被纳入“样板”制作过程时,都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说,“样板戏”

  是对已有剧目的修改或移植。《红灯记》和《沙家浜》移植自沪剧。《智取威虎山》改
  编自小说《林海雪原》;在这之前,这部当时的“畅销书”的小说已改编为电影和其他
  的艺术样式。《红色娘子军》的电影1960年问世就获得很高的声誉。40年代初创作的《
  白毛女》,在很长时间里被认为是中国新歌剧的典范之作。另外,《杜鹃山》改编自60
  年代初上演的同名话剧(王树元编剧),而作为《平原枪声》创作蓝本的电影《平原游击
  队》,完成于1955年。“样板戏”的策划者虽然明白“抓创作”的重要,但也明白“短
  时间内,京剧要想直接创作出剧本来还很难”(注:江青《谈京剧革命》,《红旗》1967
  年第6期。),因而,“移植”(借助已达到相当水平的成果)成为“样板”创造的最主要
  途径。至于参加“样板戏”创作的编剧、导演、演员、音乐唱腔、舞蹈、舞台美术设计
  等的人员,都是全国该领域训练有素、而又经验丰富的优秀者(注:前后参加过“样板戏
  ”创作、演出的著名艺术家有:作家翁偶虹、汪曾祺,导演阿甲,琴师李慕良,京剧演
  员杜近芳、李少春、袁世海、赵燕侠、周和桐、马长礼、刘长瑜、高玉倩、童祥苓、李
  鸣盛、李丽芳、谭元寿、钱浩梁(浩亮),作曲家于会泳,芭蕾舞演员白淑湘、薛菁华、
  刘庆棠,钢琴家殷承忠等。在拍摄“样板戏”的电影时,集中了一批著名导演、摄影师
  、美工师,如谢铁骊、成荫、李文化、钱江、石少华等。)。他们拥有的艺术经验本身,
  使“样板”的创作与艺术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样板戏”的创作过程中,也并不拒
  绝对传统艺术的吸取和利用。挑选京剧、芭蕾舞和交响乐作为“文艺革命”的“突破口
  ”,按江青等的解释,这些艺术部门是封建、资本主义文艺的“顽固堡垒”,这些堡垒
  的攻克,意味着其他领域的“革命”更是完全可能的。但事情又很可能是,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