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子的叫法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8:49:40
为什么汉代,隋代,的天子都叫什么什么帝,如汉文帝,隋文帝;
而到了唐代就叫什么什么宗,什么什么祖,如唐高祖,唐太宗?
另为《木兰诗》为什么一下把皇帝叫作“天子”,
一下又把皇帝叫作“可汗”?如“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高祖,太祖是皇帝死后的庙号。同时向汉高祖也叫汉高帝。二者本无太大的区别,只是史官的习惯称呼。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民间诗歌。当时有个特点,由于汉族和北方民族的融合。汉族的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其原身就是那个时候形成的。可见当时的汉族口语受的影响。所以少数民族“可汗”和“皇帝”等叫法在民间已有所模糊。而中国诗歌有个特点即使得同一种表达的多样化,这就使诗中的天子出现了不同的叫法。

简单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有功者称祖,有德者称宗”。
“功”一般是指在开疆拓土上有所建树。
“德”一般是指有治国才能者,贤德的君王。
以清朝为例: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在开疆拓土上做出重大贡献,所以称“太祖武(高)皇帝”(太祖为庙号、武(高)为谥号)
其子皇太极子继父业,但终究还是没有入关。所以只能称“太宗文皇帝”
顺治福临在多尔衮的协助下进北京、统一全国。在疆土上有所收获。所以称“世祖章皇帝”
康熙玄烨由于在平三番、收台湾、剿灭回部叛乱。所以被称为“圣祖仁皇帝”
再往下由于没有在开疆土土上有所作为的君主,所以全部称“宗”

可汗 是北方游牧少数民族对王的称呼

天子就是现在的皇帝的意思 帝 宗 都是后人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