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意义(越短越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1:56:22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毛泽东对长征意义最有代表性的论述。
红军完成人类历史纪录上第一次的伟大长征。红军面对着强大而凶残的敌人,险峻艰苦的环境,用了一年多时间,走了两万五千里路,主要靠着革命精神来完成了长征。长征精神,包含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有两点:就是强渡大渡河,强攻腊子口,英勇作战,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就是爬雪山,过草地,吃苦耐劳,在艰苦环境中,意志坚定,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红军的革命本色在长征途中最显明、最集中、最深刻地表现了出来,成了我党我军最宝贵的财富。红军就是用这种精神完成了长征任务,会师胜利更使这种精神光芒万丈。这种精神,可以养成人们高尚的情操,可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可以完成一切艰难困苦的任务。这种精神,在我国我军的文明建设和作风建设中将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http://www.huaxia.com/js/gc/2006/00469953.html

一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 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它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三 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的.

原因: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3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剿”。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的先后指挥下,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连续取得胜利。第五次“围剿”,党中央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方针和政策,红军一再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乌江--遵义(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

意义: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