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0:48:57
艾青的成名作是____,他自称自己是’’____’’诗人.

《大堰河- -我的保姆》
艾青,中国当代著名诗人

1910年3月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后取学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纳雍、林壁等。曾赴法国巴黎勤工俭学。回国后因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创办春地艺术社等活动被捕入狱。1933年在狱中第一次用艾青笔名写了成名作《大堰河- -我的褓姆》。1937年7月起,艾青到武汉、桂林等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多次被毛泽东主席召见,约谈文艺问题。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北平解放后艾青任中央美院军代表,并参加全国文联、中国作家协会和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的筹备工作,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联合会理事,全国政协候补委员。1953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先后到黒龙江、新疆、石河子劳动,1979年回京重返诗坛。先后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民大学》副主编、《诗刊》编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

1996年5月在北京逝世。

在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艾青先后创作出版了大量著作。他的诗作,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因为他的成就和影响,他还先后荣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葡萄牙自由勋章,和聂鲁达、希克梅克一起列为现代世界三位最伟大的人民诗人。

艾 青 生 平 史 料

“我生于1910年阴历二月二十七日,是浙江金华人,老家在山区。” —— 摘自《艾青诗选》自序
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这是一片富庶的土地,南宋诗人李清照曾这样描述它: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洲。
距县城七十余华里的地方,在金华和义乌的临界处,有一个叫“畈田蒋”的村庄,站在褐红色的丘陵上可以望见起伏的“双尖山”,村口的两棵千年的老樟村,象两位老人,陪伴着这个“卑微的没有人注意的小小的乡村”。我国现代诗人艾青,出生在村里的一户地主的家里。
艾青,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其父蒋景,其母楼仙筹。

“据说我是难产的,一个算卦的又说我的命是‘克父母’的,我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摘自《艾青诗选》自序)艾青的父母将这个“克父母”的儿子寄养在本村贫苦农妇“大堰河”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