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英功高震主的人的疑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4:22:43
1中国历史上开疆的将领是不是曾经因为功高震主的原因被处死过
2中国的历来的君王是不是因为害怕出现这种人物所以对征服别的地域并不十分热衷
3英国历史上开疆的将领是不是曾经因为功高震主的原因被处死过
4英国曾号称日不落帝国,他为什么对那些打下几倍于本土疆域的将领放心呢他是如何对待这些将领的?
5是什么原因使两国对待征服别的国家的观念上有不同 仅仅是体制不同吗

所谓功高震主是庸俗化的说法。功高为什么会震主?功高怎么就会震主?功高是不是一定就会震主?
在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体制下,将领受到君主或朝廷的疑忌,往往不是因为功高而是因为他们分割了或有可能分割这一体制下集中的权力。他们可能会形成地方上的个人势力(比如韩信)或者是军队中的派系(比如谢安),这对中央集权是不利的。然而这种情况或趋势在生产力不发达、通信和交通落后、商品经济不够发达,从而全国的各地区相对封闭的中国古代社会是难以在体制上根除的。所以中国历史上,军队将领长期被朝廷的文官抑制,而在王朝开创之初,朝廷也要想方设法剥夺它曾经依赖打天下的军队的权力。
西方历史中,没有中国古代那么长久的中央集权体制时期。比如在中世纪封建社会,社会本就是在封建制度下实际分裂的,国王势力范围本就不能涉及诸侯的领地,军队本就是临时征召而不是常备的,自然就无所谓将领分割国王权力的问题。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以后,由于各地区各部门在经济领域联系的不断加强,彼此不能分开,国家政权不再是各地政权的拼凑而是有机的统一体,因此国家政治权力自然趋向统一而不是像中国古代靠人为的和道德的力量强制统一。在这种情况下,从根本上就难以出现对国家权力分割的情况,而军队由于经济上和技术上对国家政权的依赖,也不会独立出来反对政府。只有在以上两种社会制度的过渡时期,才可能出现军事将领对政权的威胁,比如英国的克伦威尔和法国的拿破仑。

有的,中国太多了

英国么,没中国人这么多花花肠子,这种事情应该不多。从文化上就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