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作家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6:56:35
为什么作家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

为什么作家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

  自古以来,就有入世与出世两种人生态度,他们谈不上积极与消极,因为有时候出入也是积极的。但是,我在想,有真正的出世吗?老庄被人们称为是出世的,孔子成了他们的对立面,是入世的,但是,我一直在想,老庄真的是出世吗?人们也许根本不知道,老子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原创类作家了。在那时,孔子尚且不敢“作”,只说自己是“述”,但老子不同,口头上要处“下游”和“弱水”之地,但实际上是大音稀声,影响甚巨。庄子也一样。如果真要出世,为什么还要收门徒讲学呢?如此一看,真正的出世者是没有声音的,就如同今年的作家们一样。

  然而,作家们终归是出声的,他们是无声之音。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拥有话语权者究竟拥有什么资源?他们在社会上的角度将如何?

  老子和孔子之前,言说的权利完全属于国家,不允许个人立言。孔子前后,“天子失学”,“学在四夷”,这个时候,才有了私人办学与立言的权利。这便是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第一个高潮期。这也就是诸子百家的时代。自私人立言后,言论又怎样呢?有为大众的,有为个人的。大众与个人,熟为重?自然是为大众者。何也?原因很简单,人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人要与人存在,便构成了社会。言论便是为社会服务的,即使是为个人的,其实也只是在调解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以还原人的本性。但是,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是人单独存在时的动物性,还是人与人在一起存在时的社会性?显然,如果我们承认人与动物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即人有动物性的一面,也有社会性的一面,那么,我们就必须认可,人与动物不同的就是社会性。这就说明言论必须为社会,为人类的完全自由为本质和目的。

  此外,言说若仅属于个人,也只能在个体间传播,那么,其影响也仅限于个人,不会散诸于社会,但是言说若属于社会,那么,它就可能被社会传播。这是言说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感有与没有便成为言说有无公心的重要尺度。其实,为私的言说是恶的,为公的言说多是善的(过头时则成为恶)。老庄的言说并非言私的,还是在大谈如何治世。

  隐者可能是大言稀声,但断然拒绝社会责任感,并非隐者要言说时的真实状态,他只是要拒绝被利用而已。同样,显者大谈社会责任感,有时也并非其真有责任感,很可能是为了达到其私人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