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夜泊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一句,全是名词组合,起到异常奇妙的艺术效果。并说明这种写法的妙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5:18:15

不是泊是雪
书 愤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①。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②。

塞上长城空自许③,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④,千载谁堪伯仲间⑤?

[注]①中原北望:即北望中原。气:壮志。②楼船:指南宋战船。瓜洲渡:又作瓜州,在今江苏扬州境内,长江北岸,大运河入长江处。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金人犯瓜州……铁骑奄至江上”。铁马:指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当秦咽喉,扼川陕交通孔道,是当时宋金交界的关隘重镇。“楼船”二句写陆游早年的经历。③ “塞上”句是说空自期许为可以保卫国家的万里长城。南朝宋文帝时,名将檀道济因遭疑被杀,檀临死前脱帻投地说:“乃复坏汝万里长城!” ④出师一表: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前给后主上奏章中述伐魏的决心,称为《出师表》。名世:名传后世。⑤伯仲间:伯仲,原指兄弟次第,长为伯,次为仲,后用以指相差不远的关系、地位或次序等。这句是说千载之下,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呢?

[鉴赏提示]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前四句是回顾往事,后四句述怀,虽然岁月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但是诗人仍渴望能效法诸葛亮、伊尹、吕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楼船夜泊瓜洲渡,写宋兵在瓜洲大败金兵事。铁马句,写陆游率兵强渡谓水,与敌交战事。大散关位于今宝鸡市西南。

承教了,使我觉得自己的诗文积累不够啊。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一种叫“通感”的艺术手法,指人的感觉在触、味、听、视、嗅觉之间的相互转化。最简单的例子是看到葡萄就牙酸,这是条件反射,也是感觉之间的相互转化。
我以为,这两个句子也是这样的道理。这里的名词给我们充分的想象对象,然后我们的想象力自然发生了联想,这就有了奇特的艺术效果。而且这句话中,